【航运交易公报】大国航保:行稳,致远

“在发展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中船保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成绩,是因为享受到了迄今4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红利,得到了国家部委的重视和指导、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以及会员和业界的大力支持。面对未来,中船保仍将继续推动国际化进程,提升服务会员船东的能力和水平,并努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在获得国际著名评级机构贝氏评级公司(A.M. Best Company)的“优秀”评级之后,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中船保)总经理宋春风接受《航运交易公报》专访,讲述了这家从三个国内会员起步的船东互保协会如何取得国际化发展的新突破;在全球船东互保行业,中船保又将怎样成为多国船东的选择;以及面对未来,中船保为何尤其看重数字化?

 

四十年夙愿:

“国际范”

9月1日,贝氏评级公司发布通告,授予中船保“A-级(优秀)”财务实力评级(FSR)及“a-级(优秀)”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ICR),上述信用评级的展望均为稳定,这是中船保历史上首次获得国际信用评级。

贝氏是一家拥有120多年历史、长期专注于保险和再保险等领域、享有全球声誉和影响力的评级机构,其评级标准和评级结果得到国际保险行业和再保险行业的普遍认可。

上述评级结果反映了中船保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实力、良好的经营表现、平衡的业务组合以及适度的风险管理。获得国际信用评级是中船保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不仅代表着国际权威评级机构对其过去近40年发展成就的认可,也为中船保进一步提升会员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国际化进程、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航运交易公报》: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与相对疲软的行业背景下被国际著名评级机构认可实属不易。请您介绍一下中船保申请国际评级的历程。

 

宋春风:保赔行业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行业,中船保成立伊始便一直秉持“国际化”原则,对标国际同业,夯实财务基础,提升服务能力;特别是2016年搬迁上海之后,中船保更加注重管理能力的提升,在制度建设、运营管理、战略规划、风险控制、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重点优化、完善。获得国际评级机构认可、更好为会员服务是中船保多年来的夙愿。

2021年10月21日,中船保和贝氏评级公司正式签署《评级服务协议》,拉开了历史上首次正式申请国际信用评级的序幕。其后,贝氏基于其方法论和模型对协会业务、财务、管理、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定量考察与定性评估。在此基础上,2022年7月5日,中船保评级管理层会议以线上形式召开,经过一整天会议,中船保管理层、各板块负责人向贝氏评级分析师充分介绍了中船保的运营、管理、发展情况,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9月1日,贝氏正式在其官网公告协会的评级结果。

贝氏评级结果显示,中船保在经营表现、业务组合、风险管理等维度没有被减分,并且未来展望为稳定。在目前保赔行业市场承压的大背景下,在一些同业机构被下调评级等级或展望的大环境下,取得这一结果是难能可贵的。

 

《航运交易公报》:该里程碑将怎样促进中船保的发展?

 

宋春风:申请评级在促进业务开展、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对中船保未来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具有历史性意义。

首先,此次贝氏评级是对中船保过去近40年发展成就的认可和肯定,是中船保综合实力和信用状况的证明,能够帮助船东更好了解中船保,吸引优质的国际会员、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从而推动中船保的国际化进程。

其次,该评级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会员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此次评级,贝氏对协会的基础理赔服务以及防损等各项增值服务均给与了高度评价,中船保将再接再厉,紧跟会员需求和行业热点,不断提升会员满意度。

另外,通过引进权威、客观的第三方视角,可以检视出中船保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加深对中船保优势和特点的认识,加强对国际通行规则的理解,从而采取措施应对,扬长避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对保赔行业而言,评级意味着中船保进一步公开、透明自身情况,有利于行业更好了解中船保,也促进中船保进一步融入行业。

 

改革红利:

中国路

《航运交易公报》:在全球同业中,中船保处在什么地位?

 

宋春风:中船保能够向会员提供保赔险(P&I)、互助船舶险(H&M)、抗辩险(FD&D)、租船人险(Charterers' Cover)、战争险(War Risks)等多险种、一站式海上互助保障和专业服务。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中船保业务规模不断壮大。截至目前,中船保已发展成为拥有179家会员、保赔险入会吨位超7500万总吨的国际性保赔协会,是中国最大的保赔险保险人,业务规模位居全球同业第10位。此外,近年来中船保互助船舶险业务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主要的远洋船舶险承保人之一。中船保会员主要包括中远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福建国航、山东海运、塞斯潘、东方海外、长海船务、南京远洋、新加坡诚信、国银金融租赁、江苏华新、上海君正、中波轮船、上海伟马、上海东渡、海丰国际、太平船务、万邦船务等国内外知名航运企业。

 

《航运交易公报》:与全球同业相比,中船保的发展历程有哪些独特之处?

 

宋春风:相较而言,中船保主要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抓住历史机遇彰显中国速度

国际上的保赔协会多是由船东自发设立的民间组织,而中船保是由政府主导设立,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中船保的宗旨是根据法律法规、国际公约和惯例,维护与保障会员的信誉和利益。中船保接受交通运输部的业务指导,并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在民政部注册登记,享有社团法人资格。中船保成立之初就肩负着为中国外贸运输保驾护航的使命。

中船保近40年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高度重合。现在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全球吞吐量前十大港口中有七大在中国(联合国数据),船舶挂靠中国港口的量是最大的,中船保在中国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中船保搭上中国改革开放的快车,充分享受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获益于中国航运的迅猛发展。同时,中船保抓住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奠定较强的经济基础,与国际同行相比优势更加突出。

中船保的入会船舶总吨有几个突破节点:分别是2004年突破1000万总吨,2009年突破2000万总吨,2012年突破3000万总吨,2016年突破4000万总吨,2017年突破5000万总吨,2021年突破7000万总吨,发展的趋势和速度非常喜人。

值得一提的是,中船保的发展与中国航运企业以及船东协会、船级社等功能性机构的合力分不开。中船保与中国船东协会、上海航运交易所、上海海事法院、中国船舶油污损害理赔事务中心等机构进行战略合作,其发展离不开“航运朋友圈”的大力支持。

“船舶扣押预担保”获法院认可

2020年10月13日,上海海事法院与中船保签署《合作备忘录》,针对航运业发展的现实迫切需求,在全国范围内首推“船舶扣押预担保”新举措。这是海事司法诉讼和航运保赔担保机制创新的有益实践。上海海事法院接受中船保提交的《申请解除船舶扣押预担保函》,不会实际扣押投保中船保的入会船舶,首创之后将向全国推广。“船舶扣押预担保”举措对业界来说是多赢的:一是优化海事诉讼保全与执行协作,节约司法成本;二是尽量降低对船东船期的影响;三是体现了中船保更好的服务。但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船东。目前这个优势也是中船保独有的。

防损凸显“中国话”春风化雨优势

中船保特别重视防损工作,希望通过防损来预防事故、降低损失,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船保组建了由多名船长组成的防损团队,深入洞察风险根源,坚持用发展的眼光主动分析、预测、提醒会员规避风险。面对新冠疫情影响,中船保克服时艰、稳中求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多种形式服务会员,利用海事卫星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同时,致力于为会员提供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沉浸式”防损服务,以期实现“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变得更安全”的防损服务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中船保的防损工作之所以做得好的一个重要原因,与中船保的另一个独特优势——讲“中国话”密切相关,即用中国船东、船舶管理者以及船员易于理解的方式提供各种风险提示服务。

 

未来已来:

高质量

《航运交易公报》:能介绍一下中船保的“十四五”规划吗?

 

宋春风:中船保将注重高质量发展,本着坚持互助本质、强化风险保障、突出科技引领、提升管理效能的原则,积极推进“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数字化”的发展战略,成为业务运营良好、服务品质卓越、管理显著提升的精品协会。中船保的保险业务和投资将实现规模、效益与结构同步提升;中船保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作为发展的重要抓手,打造个性化、差异化、数字化服务品牌;中船保将持续加强组织体系、制度体系、风控体系、文化体系等建设,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

今年中船保的入会船舶吨位同比增长6%,投资回报率也在6%左右,整体发展稳中有升,采取的是稳健的经营策略。在中船保看来,规模不是最重要的,进一步加强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才是“十四五”的重中之重。

理赔快

中船保充分考虑会员的经营压力,在符合协会条款规定的前提下,做到尽早理赔、尽量理赔,以期减少会员的资金压力和实际损失。理赔人员秉持专业、优质、高效的工作能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妥善为会员处理索赔案件。中船保坚持全天候、全程化的理赔服务,为会员船东排忧解难,扎扎实实为会员做好每一个案件理赔,真正做到:面对索赔,以“理”服人;面对会员,以“赔”补损。在市场不好的时候,中船保更要发挥“理赔快”的优势。

重服务

服务永无止境。中船保要求每位员工包括中后台都要秉持服务精神,站在客户的立场,树立“愿意帮你”的服务意识。为了更好服务会员,中船保成立了市场与会员委员会,统筹协调服务会员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会员的能力和水平。面对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中船保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有序推进各项服务工作,以丰富的国内外实践经验为基础,利用海事卫星、网络和自媒体平台等持续为会员提供专业、便捷和高效的防损和理赔增值服务。

重人才

中船保聚焦人才队伍建设,以市场化原则积极引进国际高端人才,为国际化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同时,也为中国航运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以进一步牢固人才基础、凝聚发展后劲,助力上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航运服务要素集聚地。

 

《航运交易公报》:经过近40年发展,享改革开放红利,国际化夙愿初步达成。在提升中国航运软实力、确立“上海标准”方面,中船保能作出怎样的贡献?

 

宋春风:为更好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2015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船保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2016年5月,中国首家国际保赔管理公司——中船保商务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2017年10月,中船保经营总部正式迁至上海市,落户虹口北外滩。总部迁至上海标志着中船保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对于中船保自身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此外,中船保搬迁上海被列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大事件之一,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带动航运保险市场发展。上海及其辐射的长三角乃至更大范围的华东地区是中国水路运输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大量优质航运企业聚集在此。中船保搬迁至上海市,更加贴近船东企业、航运市场和航运保险市场,将优化航运保险产品供给,更好满足航运企业需求。

二是推动航运业交流合作,凝聚行业共识。保赔协会的业务与海事主管部门、海事司法机关、航运企业、海事法律服务机构、检验机构、救助机构、海事研究机构等行业管理者和参与者具有密切联系。中船保高度重视与航运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将举办行业交流研讨活动,凝聚行业共识,推动行业协同发展。

三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增强国际影响力。中船保注重与国际组织、国际同业机构和相关合作伙伴加强交流合作。中船保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致力于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为中国海事海商领域国际话语权的进一步增强贡献力量,同时也为上海建设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添砖加瓦。

四是拥抱新科技,加强数字化建设。中船保在发展战略中新增了数字化发展战略,将其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通过建设、优化核心业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风控系统、预算系统等,全面完善中船保的信息系统和数字化体系。

中船保新成立了数据治理小组,目的是进一步提升数据质量,为下一步应用打好基础。具备数据基础后,中船保才能更好地帮助会员分析经营风险,通过对单个企业和整个行业的案例分析,为会员船东提供防损、管理等方面更具价值的参考。另外,中船保也与主流数据集成商进行合作,目前已开发相关数据集成系统,如在处理海事事故时能够及时掌握事故船舶周边的救助力量。实现数字化后,下一步的方向是发展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防损、理赔等方面将大有作为,中船保争取在前沿科技应用方面把握主动权。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wvPbEURpoMczRDVjPLM6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