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 33/2015 《船舶排放控制区域实施方案》出台
协会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推进绿色航运发展和船舶节能减排,减少船舶在我国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交通运输部于近日制定颁行了《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
方案为所有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内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设定了多个时间节点的船用燃油排放控制要求。具体而言,分别是:自2016年1月1日起,船舶应严格执行现行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关于硫氧化物、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要求,排放控制区内有条件的港口可以实施船舶靠岸停泊期间使用硫含量≤0.5% m/m的燃油等高于现行排放控制要求的措施。自2017年1月1日起,船舶在排放控制区内的核心港口区域靠岸停泊期间(靠港后的一小时和离港前的一小时除外)应使用硫含量≤0.5% m/m的燃油。自2018年1月1日起,船舶在排放控制区内所有港口靠岸停泊期间应使用硫含量≤0.5% m/m的燃油。自2019年1月1日起,船舶进入排放控制区应使用硫含量≤0.5% m/m的燃油。
通知还提出,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积极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和配套措施,加强低硫燃油的生产和供应,对船舶使用低硫燃油、岸电,船舶改造升级和应用清洁能源等实施资金补贴、便利运输等优惠措施。具体方案内容详见交通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交海发[2015]177号)(http://www.moc.gov.cn/zfxxgk/bzsdw/bhsj/201512/t20151204_1942434.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